<strike id="h9xbj"></strike>

<em id="h9xbj"><form id="h9xbj"><nobr id="h9xbj"></nobr></form></em>

<address id="h9xbj"></address>

      <listing id="h9xbj"><nobr id="h9xbj"><meter id="h9xbj"></meter></nobr></listing>
        <dfn id="h9xbj"><listing id="h9xbj"><menuitem id="h9xbj"></menuitem></listing></dfn>

        <em id="h9xbj"><address id="h9xbj"></address></em>

          <form id="h9xbj"><th id="h9xbj"></th></form><address id="h9xbj"></address>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宏觀 >

          多品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多部門發聲為大宗商品價格降溫

          華夏時報 | 2021-06-15 10:55:23

          猛漲的大宗商品誰來約束?“碳達峰、碳中和”的碳交易怎樣定價?5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十四五”時期深化價格機制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對深化“十四五”時期重點領域價格機制改革進行了部署。

          按照《通知》要求,到2025年,競爭領域和環節價格主要由市場決定,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科學定價機制全面確立,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務價格政策基本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價格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價格工作取得突破進展,其中,由市場決定的價格機制基本完善,截至目前,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形成;科學定價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推進政府定價項目清單化;降成本超1萬億元。

          但與此同時,上述負責人也表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仍然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特別是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對部分商品的價格造成一定沖擊,這值得警惕。

          “價格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信號,價格改革對‘十四五’規劃以及全面深化改革至關重要。當前,價格改革側重于雙碳、水資源保護、市場競爭中等中長期目標,體現了系統改革和頂層設計的理念。”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羅志恒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多方面進行部署

          《通知》要求,要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其中,健全重點商品監測預測預警體系,不僅要加強糧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還要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

          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看來,受全球疫情影響,部分糧食等農作物價格的明顯上漲,必須加強市場預期,引導大眾對商品真實供求狀況以及價格走向趨勢的了解,消除人們對價格波動的錯誤判斷。同時,國家也要有一定的物資儲備,以應對短期市場供求的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知》再將大宗商品價格調控列為重點。按照要求,要做好鐵礦石、銅、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應對,及時提出綜合調控措施建議,強化市場預期管理。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品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以黑色系為代表的鐵礦石、焦煤、動力煤均刷新歷史高位紀錄,這引起了高層的關注。5月12日和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后兩次“點名”大宗商品漲價問題,國家發改委、央行、國家統計局、中鋼協也紛紛發聲,為大宗商品價格降溫。

          同時,《通知》還要求,加快公共服務價格改革,以惠及民眾;完善學前教育收費政策,規范民辦教育收費;建立健全養老服務價格機制,支持普惠養老服務發展;進一步完善殯葬服務收費政策,規范收費行為;健全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加強景區內壟斷服務價格監管;健全水電氣暖和垃圾處理等公用事業價格機制。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公共服務領域涉及到民生問題,光靠價格改革是不夠的,必須要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比如,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完善配套民生保障措施,完善價格法治體系,推進價格管理機制化、制度化,并確保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到位。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看來,此次行動方案一個亮點在于,強調了政府和市場各自作用范圍的正確劃分,政府要負責基本公共服務,但在競爭領域、自然壟斷領域的產品定價方面,則需要把責任進一步理順,該管的要管,不該管的則交給市場,最終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目的。

          推進綠色轉型

          在此次《通知》中,綠色轉型是一大重點。

          按照要求,要深入推進能源價格改革。繼續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持續深化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針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完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促進節能減碳;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適應“全國一張網”發展方向,完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

          據了解,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2020年,我國正式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十四五”時期,將圍繞這一目標,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并在充分考慮相關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發揮價格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對此,羅志恒認為,電價改革是能源價格改革的難點和關鍵所在,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十分重要。只有大力發展新能源,才能實現“雙碳目標”。因此,未來,應通過合理的價格機制,使新能源電力在整個電力供應中能夠占更大的比重。

          除了電力價格改革,水資源價格改革也是此次《通知》的重點。按照要求,要創新完善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形成機制,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城鎮供水價格改革;進一步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將收費標準提高至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無害化處置成本且合理盈利的水,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的瓶頸制約也日益凸顯。特別是北方地區,情況更為嚴重。比如,京津冀地區就以全國0.9%的水資源量、2.3%的國土面積,養育了全國8%的人口、貢獻了10%的GDP。同時,隨著環境危機日益凸顯,清潔水質、水域治理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節水減排,不僅是現實之需,更是長遠發展之要。行業內專家建議,未來,可以使用稅收手段,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 標簽:大宗商品,價格降溫,大幅上漲,價格政策體系

          媒體焦點

          无码一级a一片在线播放
          <strike id="h9xbj"></strike>

          <em id="h9xbj"><form id="h9xbj"><nobr id="h9xbj"></nobr></form></em>

          <address id="h9xbj"></address>

              <listing id="h9xbj"><nobr id="h9xbj"><meter id="h9xbj"></meter></nobr></listing>
                <dfn id="h9xbj"><listing id="h9xbj"><menuitem id="h9xbj"></menuitem></listing></dfn>

                <em id="h9xbj"><address id="h9xbj"></address></em>

                  <form id="h9xbj"><th id="h9xbj"></th></form><address id="h9xbj"></address>